炒股杠杆平台开户
你的位置: 实盘配资公司查询_线上炒股配资平台_炒股杠杆平台开户 > 炒股杠杆平台开户 >
(原标题:南财观察丨广东工业机器人狂飙:产量已占全国一半正规股票配资平台代理,需求激增下强链进行时)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见习记者焦文娟 广州报道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全国产出30多万套工业机器人,仅7月当月产量便增长19.7%,双位数增速在一众行业中格外亮眼。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掀起国产化浪潮,本土品牌机器人已占据半壁江山。这其中,又有相当比重集中在广东。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生产了全国四分之一的工业机器人;2023年,其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比重增长至三分之一;到今年上半年,这一占比进一步提升为50%,行业地位持续突飞猛进。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广东工业机器人“狂飙”受益于庞大的下游市场。工业投资持续高位增长,多个行业增资扩产热情高涨,新投产项目纷纷迎来设备进厂;再加上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也为更高精度场景“机器换人”带来了可能。
此外,广东省大规模设备更新如火如荼,相关补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改造成本,不少工厂趁机购进新装备,带来了对工业机器人的旺盛需求。
作为当下增势领跑的一项产业,工业机器人被广为看好,尤其两大经济重镇长三角与珠三角加速布局。但对广东而言,单靠下游市场的带动还远不够,继续修补产业链、形成省内闭环,扭转长期以来“本体强而关键部件弱”的局面,方为长远之策。
多重因素叠加致下游场景爆发今年上半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7.6%,成为全省经济新增量。
亮眼的宏观数据得到了企业层面的印证。广东捷瞬机器人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板块业务上半年实现了同比10%的增长。广州里工实业有限公司市场经理卢秋映也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公司机器人业务比去年增长了30%。
一方面,多家企业反馈,企业增资扩产是产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捷瞬机器人科创中心总监李周透露,佛山家电企业积极出海设厂,叠加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工业机器人需求正快速攀升。去年,捷瞬机器人为美的集团开发了一条空调压缩机柔性智能装配生产线,项目金额超2500万元,今年,美的集团又复购了一批。
去年被认为工业机器人应用已相对饱和的汽车制造领域,今年重又成为焦点。以新能源汽车市场为核心业务的瑞松科技,上半年业务也在稳步向好,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利好与产能扩张的背景下,已为超10家新能源客户提供了服务。
捷瞬机器人也从家电进一步向新能源领域拓展,不久前增投了1000万元布局汽车板块,同时在风光储充等领域市场也有规划。
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省工业投资继续保证双位数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电器机械等投资分别增长35%、23.7%,同工业机器人需求旺盛领域相重合。
另一方面,《广东省新形势下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若干措施》《广东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实施方案》等政策红利相继释放,为工业企业购置设备提供补贴,进一步刺激了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
“政策刺激效应还是很明显的,我们多家下游客户都反馈拿到了补贴。”李周解释,目前广东省一般是按照采购机器金额的20%予以补助的,力度很大。
此外,今年以来,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成熟进一步赋能工业机器人,使之能够深入更智能化、精细化、柔性化的场景,航天航空、植入医疗器械、泛半导体以及实验室检测等领域均成为工业机器人新增细分市场;部分工业机器人企业也早已乘着智能化的浪潮,进一步向“硬件+软件”的整体解决方案进阶。
日前,里工实业人形机器人“里掂D1”面世,终结了广州缺乏本土人形机器人厂商的状态。据悉,其将用于模具制造、3C电子制造等工业领域。
相比传统机器人产品,“里掂D1”拥有更精细的关节,可以适应更加复杂、变化多端的环境,并执行更加细致和复杂的动作;在人工智能算法辅助下更好进行交互,其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主决策。卢秋映表示,人形机器人是公司长期战略的一部分,也有望推动公司技术创新,带来更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内培外引”构建产业链闭环随着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到全国一半以上,其行业地位再向前一步。数据另一面,产业集中度也进一步提升,相关企业加速向长三角、珠三角两大重镇聚拢。
这对广东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纵观广东工业机器人成长历程,行业“四大家族”企业无一将总部落地广东,产业在起步之初便缺乏巨型龙头,往往由本土工业企业向上游设备制造拓展而来,天然具有重应用轻研发的特征。多位业内人士称,广东的机器人产业结构更偏向本体和集成,而在部分关键核心零部件上仍有赖外部供给;再加上顶尖高校数量不如长三角,在研发与创新上构成天然弱势。
而长三角在产业链均衡性上更胜一筹。早在2022年,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向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工信厅发函,商请集三省一市合力,打造所有零部件均由长三角区域供应的“全长三角机器人”,并梳理出一份核心部件企业名单。
在这样的背景下,摆在广东面前的无非两条路:集中精力做大本体、应用领域,或是在产业集中化趋势下借机吸纳更多链上企业,推出类似的产业链“修补计划”。
目前来看,广东显然选择了后者,这也是更具可持续性的方略。去年底印发的《广东省培育智能机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便提出了机器人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等工程,加强技术攻关与科技合作。
李周注意到,这两年佛山加速“内培外引”,一方面由本土企业控股的美的库卡机器人等加速成长,另一方面中大力德、南京埃斯顿、科伺智能等企业先后进驻佛山,它们大多集中在关键核心部件领域。目前,捷瞬机器人已同科伺智能达成合作,由后者向其供应伺服电机,新招引企业加速融入本土产业链条当中。
这种协同不仅停留在供应链对接,而是更进一步走向研发层面。龙头企业也在自发同全国各地的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联合攻关,补齐创新短板。
这几年,瑞松科技派出团队走访了江苏、安徽、四川、上海等地,同产业链上下游代表性企业进行了深入探讨。其董事长兼总裁孙志强表示,作为智能制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商,瑞松科技恰好处在链接工业机器人本体与制造企业应用需求端之间的环节,扮演着承上启下的特殊角色,也期望能利用这一身份,协同产业链各方资源力量解决产业问题,促进机器人整体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前,瑞松科技已联合十家龙头企业发起成立了广东省机器人创新中心,并落地广州科学城。中心成员单位不乏来自苏州、上海等地的省外力量,这种聚合式的创新平台激发了创新活力,也促使更多外省研发资源向广东投射。
此外,里工实业采取业内专家研讨会、专项研究小组、共享科研成果与资源等形式,实现技术突破;捷瞬机器人也联合职业院校建立佛山市智能制造公共事业中心,协同研发并培养人才,相关项目还获得了佛山市教育局2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在加速招引省外资源补齐产业链的同时,省内也在有序筹划、错位竞争。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四地均有相对完善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并基于自身优势错位发展。其中,广深集聚了大量高校与科研院所,分别坐拥省机器人创新中心和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佛山、东莞则在自身制造业基础上,面向家居家电、3C电子等领域,推动机器人产品的应用推广。整体而言,广东机器人产业闭环已初具格局。